首页>>热点话题>>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进“中国建造”高质量走出去
- 时间:2022-10-24 09:30
- 来源:中国建设报
□ 雷 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双循环畅通,是新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关键路径,内循环需要开放来提质增效,双循环需要开放来塑造新优势,促进两种循环更加协调、更可持续,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长期目标和战略任务。
实现“三个转变”
推进“中国建造”高质量走出去
建筑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走出去的行业之一,走出去的企业已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达到2585亿美元,是1979年的7712倍。全球最大的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79家中国企业入选。中国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力军,大大提升了“中国建造”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建筑业企业为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贡献了力量。
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期,世界各国通过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会改变,广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化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多边、双边、区域和次区域经贸协定落地实施,也会直接带动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跨越式发展,将为“中国建造”走出去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国际关系深度演变,国际局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预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波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加之疫情影响,各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普遍面临启动难、落地难、融资难,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新形势下,推动“中国建造”高质量走出去,进一步提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恒心,要着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加快实现从引进外资到对外投资、从引进技术到输出技术、从外出施工向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的“三个转变”,在促进国内建筑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让“中国建造”的技术和服务更好地惠及全世界。
优化全球化市场布局
拓展“中国建造”走出去的广度
● 找准定位,推动差异化布局。
引导走出去的建筑业企业对不同国家市场进行分级和定位,深入研判与企业自身优势的匹配度,选择优势区域、优势行业和优势项目,完善海外市场整体布局。
推动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提升对东道国市场特点、监管方式和标准规范的适应能力,通过收购兼并、战略投资等方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加强要素资源的横向配置和上下游配置,推动产品输出带动产业输出、市场占有率带动企业利润率提升,带动更多建筑产品、建设装备和劳务进入国际市场,促进与上下游产业链连接。
● 把握机遇,推动绿色化布局。
紧紧抓住国外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需求加快释放的历史机遇,抢先布局绿色化、智能化工程建设新赛道,探索工程总承包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提升建筑信息模型(BIM)运用能力和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融合水平,加快对外承包工程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锁定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要求,深挖“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在巩固扩大房屋建筑、交通等传统领域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领域建设。
● 培育动能,完善价值链布局。
推动企业以优势技术和服务为先导,加大资本引领下的先进技术和高端咨询管理输出,对新建及既有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打造产业链与价值链相协调的国际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深度融入对外承包工程价值链,带动海外工程业务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积极实施投资带动类、建营一体化以及特许经营类项目,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开发力度。
提升海外基础设施项目多元化融资能力,灵活运用联合融资、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循环融资等方式,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增强国际化业务抗风险能力。
创新多元化合作模式
拓宽“中国建造”走出去的渠道
● 加强产业链合作。
顺应国际承包工程日趋大型化、综合化趋势,推动我国走出去建筑业企业立足竞争优势,加强规划、设计、咨询、建设、运营等全产业链合作,尤其是要联合运营企业走出去,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配套运维服务。
加大企业间资源要素共享,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协作,减少信息不对称,避免恶性市场竞争。
● 加强行业跨界合作。
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与技术类、制造类及服务类企业广泛对接,推动大型建筑业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合作,推动房地产业龙头企业与大型制造业集团跨界布局建筑工业化产业。
推动我国走出去的建筑业企业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行业跨界融合,整合资源强链补链,带动建筑业加快融入全球大市场。
● 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
推动我国走出去的建筑业企业与资金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外国企业通过总分包、联合竞标等方式,深化基础设施、资源能源、装备制造等传统领域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拓展智能建造、新型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新场景,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打造属地化经营品牌
提升“中国建造”走出去的层次
属地化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真正“走出去、扎下去、融进去”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抓手。
● 聚焦重点区域,巩固属地化布局。
加大海外市场的资金、人力、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建设区域市场中心,强化海外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联合当地高校院所、相关企业进行常态化研学交流,深入对接东道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海外工程项目提供严谨合规、经济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 强化社会责任,增强发展软实力。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关注海外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重点推进关系当地长远发展、符合项目所在国规划、经济技术可行的项目,提高企业目标与东道国发展需求的匹配度,降低属地化经营的社会和环境风险。
积极履行企业属地化社会责任,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
加强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和宣传,深化与当地及国际知名媒体合作,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增强海外市场竞争的软实力。
作者为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